top of page

「Déjà vu」系列

「似曾相識,僅是未來的記憶。」— 韋恩・杰拉德・特羅特曼


在現實生命當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曾經歷過一種「似曾相識」的體驗,在面對從未見過的人物、場景或是物件

時,驀地觸發了自己的熟悉感,仿佛早在某時某地親歷眼前的一切。從神秘學的視角,這個經驗又稱作「預知」。直到1876年,法國超心理學家艾米利.波拉克(Émile Boirac)進一步定義了此現象,稱其為「Déjà vu」,直譯為「已經見過」,又稱「既視感」。隨著現今科學對神經和認知心理的深入認識,「既視感」被歸結為腦中的一種訊息延遲,或是誤以為見過的「記憶殘影」。


在系列作品「Déjà Vu ( 似曾相識 )」中,藝術家洪郁雯延續自2019年關於個體之於「自由意志」的創作脈絡,以柔韌而富有流動、延展特性的銅線材質,憑藉直覺、不受拘泥地構築出蛛網般的雕塑作品,嘗試在自由與框架、線性與非線性時間、宿命論與自由意志的二元辯證中,提出不同的思考蹊踁。

藝術創作的過程,是對於「未來的記憶」的具現化?


洪郁雯連結兒時記憶,透過傳承自阿嬤的編織技法,將金屬媒材宛若作絲縷,以溫潤手感細密勾勒出有機、半透視的銅線雕塑,每件交纏、網狀般的作品,兀自生長出獨特的空間感,宛如自治的微型宇宙。藝術家以零構圖的直覺式創作,在看似沒有計劃性的選擇之下反覆編織,直至作品「誕生」,彷彿腦海裡早有隱性的藍圖,引導著她在創作過程中做出每一個選擇。開始、過程、及結束看似線性的程序,卻引發她超脫三維空間,試圖思考自由意志的存在與否,以及非線性時間的可能性。藝術創作的過程,是否也是一種觸發腦中的「似曾相識」?當熟悉及陌生感共存,未來的記憶,是否亦能在此刻實現?


由外回歸內心 反求諸己的探尋


歷經2020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的大環境變動,以及自身生活面迎的挑戰與重整,讓洪郁雯從早期對外在社會問題的批判,逐漸轉向內心的自省和創作面向的思考。自2021年起,藝術家除了過往常見的懸掛式作品,還發展了桌上擺放型,及安裝在牆面的銅線雕塑,嘗試展現因地制宜、越漸駕輕就熟的空間掌握,賦予觀者別於以往的視覺體驗和想像。在「Déjà Vu ( 似曾相識 )」抽象銅線編織雕塑的系列中,藝術家持續探索及實驗不同媒材的可能性,主題從個體自由意志的探討,切入藝術創作過程中創作者的意識與作品原創性之間微妙的共構關係,試圖從微觀的世界,提出對於生命和藝術本質的重新思索。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