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似曾相識」系列
「似曾相識,僅是未來的記憶。」— 韋恩・杰拉德・特羅特曼
大多數人都曾經歷過,在面對從未見過的人事物時,觸發一種仿佛早在某時某地親歷眼前一切的熟悉感。1876年,法國超心理學家艾米利.波拉克(Émile Boirac)定義了此現象,稱其為「似曾相識 Déjà vu」,直譯為「已經見過」,又稱「既視感」。隨著神經學與認知心理學的發展,「既視感」被歸結為腦中新訊息的延遲,或是回憶的殘影浮現。
藝術創作的過程,是對於「未來的記憶」的具現化?
在最新系列作品〈Déjà Vu 似曾相識〉中,藝術家洪郁雯延續自2019年關於個體之於「自由意志」的創作脈絡,以柔韌的銅線,憑藉直覺、不受拘泥地構築出蛛網般的有機、半透視雕塑,每件交纏的網狀作品生長出獨特的空間感,宛如自治的微型宇宙。藝術家在看似沒有計劃性之下直覺式創作,反覆編織直至作品「誕生」,彷彿腦海內的隱性藍圖在創作中引導出每一個選擇。開始、過程、及結束看似線性的程序,卻引發她超脫三維空間,試圖思考藝術創作的過程是否也在觸發腦中的「似曾相識」?當熟悉及陌生感共存,此刻實現的是過去的再現還是未來的到來?藝術家按照創作時節及編號依序為作品命名,猶如個人日記一般,呼應與創作過程並行的日常生活軌跡,從微觀世界提出對於生命和藝術本質的重新思索。
bottom of page